濒危物种名单增加了1000种,社交媒体要负责任?
濒危物种名单
增加了1000种
——和社交媒体有关? ——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发布了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今年已是第 60 年,该名录对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敲响了警钟,但也突出了伊比利亚猞猁等保护成功案例。
目前,名单上包括 163,040 个物种,比去年增加了约 6,000 个。原产于智利阿塔卡马海岸沙漠的科皮亚波亚仙人掌、婆罗洲象和大加那利岛巨蜥均位列受威胁物种之列。
本期内容
一
社交媒体导致动植物灭亡?
二
一个物种的“最大恢复”
2018 年 9 月 28 日,在西班牙阿斯纳尔卡萨尔的多尼亚纳国家公园可以看到一只伊比利亚猞猁。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长期以来,科皮亚波亚仙人掌一直被视为观赏植物,从而引发了非法贸易,而社交媒体则加剧了这种贸易,爱好者和贸易商在社交媒体上展示和出售仙人掌。
国际动物保护组织(IUCN)表示,智利仙人掌数量的下降是由于欧洲和亚洲作为观赏物种对智利仙人掌的需求激增。由于阿塔卡马地区的道路和住房扩张,走私者和偷猎者更容易进入植物的栖息地。
“很容易区分桑树仙人掌是被偷猎的还是在温室中种植的,”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植物研究小组成员帕布罗·格雷罗说。“被偷猎的桑树仙人掌呈灰色,表面覆盖着一层灰尘状的花粉,保护着地球上最干旱的沙漠之一中的植物,而栽培的植物则看起来更绿。”
2024 年的更新还强调婆罗洲的亚洲象是濒危物种。根据 IUCN 的分析,估计野生婆罗洲象只剩下约 1,000 头。
2005 年 7 月 21 日,两头侏儒象穿过马来西亚婆罗洲岛沙巴州的塔利瓦斯森林的马路。
过去 75 年来,象群数量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婆罗洲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破坏了象群的大部分栖息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表示,与人类的冲突、因农业和木材种植园而导致的栖息地丧失、采矿和基础设施开发、偷猎、接触农用化学品以及车辆碰撞也对该物种构成威胁。
该名单还显示,由于入侵蛇类的捕食,加那利群岛和伊比沙岛的特有爬行动物——巨型蜥蜴和石龙子——数量“惊人”地减少。
一个物种的“最大恢复”
One species’ ‘greatest recovery’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护工作使伊比利亚猞猁从灭绝的边缘复活,其种群数量从 2001 年的 62 只成年个体增加到 2022 年的 648 只,现在已超过 2,000 只。
2018 年 10 月 2 日,一对伊比利亚猞猁在西班牙阿斯纳尔卡萨尔的多尼亚纳国家公园周围一起玩耍。
据加拿大国际濒危猫科动物协会称,它们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野生猫科动物之一,1985 年至 2001 年间,它们的数量减少了 87%,繁殖雌性数量减少了 90% 以上。
通过恢复伊比利亚猞猁的天然地中海灌木和森林栖息地以及增加其主要猎物欧洲兔的数量,该物种得以恢复。保护工作还包括通过将猞猁迁移到新地区并在受控环境中繁殖来增加其遗传多样性。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表示,自 2010 年以来,已有超过 400 只伊比利亚猞猁被重新引入葡萄牙和西班牙部分地区。
领导伊比利亚猞猁保护行动的弗朗西斯科·哈维尔·萨尔塞多·奥尔蒂斯 (Francisco Javier Salcedo Ortiz) 说,这是“有史以来通过保护实现的猫科动物物种最伟大的恢复”。
但由于威胁依然存在,主要来自猎物数量的波动、偷猎和路杀,萨尔塞多·奥尔蒂斯说:“为了确保伊比利亚猞猁种群的生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总结
SUMMARY
目前有超过 45,000 种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比去年增加了 1,000 种,其原因归咎于气候变化、入侵物种以及非法贸易和基础设施扩张等人类活动的压力。
科睿研究院最早成立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际科学与人文科学院(International Cor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Humanities)建设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致力于搭建学术界与社会间高效沟通的桥梁,将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赋能至新时代社会发展。
作为科睿研究院主办的官方号,我们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知识交流平台:持续推出与当代社会相关的洞察分析与时事评论,定期发布高质量专栏文章与交流活动,并推送有价值的学术资源和最新资讯。同时,学院积极欢迎读者们的踊跃来稿,参与我们的知识传递之旅中!
往期推荐
1
2
3
4
欢迎转发&点赞哦~